资源简介
《DLT 1165-2012 炉底干式排渣破碎及关断装置》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该标准主要针对火力发电厂中炉底干式排渣系统中的关键设备——破碎及关断装置进行规范。该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火电厂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确保锅炉排渣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本标准适用于燃煤锅炉炉底干式排渣系统中使用的破碎及关断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其内容涵盖了设备的基本要求、技术参数、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安全防护等方面,为相关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明确的技术依据。
在火力发电过程中,锅炉燃烧后产生的炉渣需要及时排出,以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和效率。传统的湿式排渣方式存在能耗高、水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干式排渣技术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干式排渣系统通过破碎装置将大块炉渣破碎成小颗粒,再通过关断装置控制排渣过程,从而实现高效的排渣作业。
破碎装置是干式排渣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将炉渣破碎成符合后续处理要求的粒径。根据DLT 1165-2012的规定,破碎装置应具备良好的破碎性能、耐磨性和稳定性,同时应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以适应不同类型的锅炉和负荷条件。此外,破碎装置的设计还应考虑设备的使用寿命、维护便利性以及运行噪音等因素。
关断装置主要用于在锅炉停运或检修时切断炉渣的排放路径,防止炉渣在非运行状态下进入输渣系统或其他设备,避免设备损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该装置应具备可靠的密封性能和快速关闭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并有效隔离排渣通道。
DLT 1165-2012标准对破碎及关断装置的性能测试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破碎效率、出料粒径分布、设备运行稳定性、密封性能等。这些测试项目有助于评估设备的实际性能,并为设备选型和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标准还规定了设备的检验规则,明确了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和现场验收的具体内容。
在实际应用中,破碎及关断装置的选型和配置应结合锅炉类型、燃料特性、运行工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的设计和安装能够显著提升干式排渣系统的整体性能,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并减少运行维护成本。
此外,DLT 1165-2012标准还强调了设备的安全运行要求,包括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应急预案的制定等内容。这些措施有助于保障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或安全事故。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干式排渣技术在火电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DLT 1165-2012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不仅规范了相关设备的技术要求,也为推动火电厂节能减排、提高运行效率提供了重要支持。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