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544-2016 -电子式互感器现场交接验收规范》是由中国电力行业发布的标准文件,全称为《电子式互感器现场交接验收规范》,该标准于2016年发布并实施。本规范主要适用于电力系统中使用的电子式互感器,在安装、调试及验收过程中提供技术指导和依据。
电子式互感器是现代智能电网中的重要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高电压或大电流转换为低电压或小电流信号,供继电保护、测量、监控等系统使用。与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相比,电子式互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高压输电线路、变电站等场合。
《DLT -1544-2016》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电子式互感器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验收流程和技术要求,确保设备性能符合设计和运行需求。该规范涵盖了电子式互感器的出厂检验、运输、安装、调试以及最终的交接验收等多个环节,明确了各阶段的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
在出厂检验方面,标准要求对电子式互感器的绝缘性能、准确度、稳定性、温度特性、频率响应等进行严格测试。同时,还规定了外观检查、接线端子标识、外壳密封性等基本要求,以确保设备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标准强调了对电子式互感器的保护措施,包括防震、防潮、防尘等,防止因外部环境因素导致设备损坏或性能下降。此外,安装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确保设备的正确连接和固定,避免因安装不当引发安全隐患。
调试阶段是保证电子式互感器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根据《DLT -1544-2016》,调试内容主要包括电气参数测试、信号输出校准、通信接口验证等。通过这些测试,可以确认电子式互感器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为其后续的运行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在交接验收阶段,标准要求对电子式互感器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包括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电气性能、数据采集精度、通信功能等。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若发现不符合标准的问题,需及时整改并重新验收,直至达到相关要求。
《DLT -1544-2016》的发布和实施,不仅提高了电子式互感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水平,也推动了智能电网建设的规范化发展。该标准的推广和执行,有助于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实现高效、可靠的电力传输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之,《DLT -1544-2016 -电子式互感器现场交接验收规范》是一部重要的电力行业标准,对于规范电子式互感器的安装、调试和验收流程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升了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