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 667-1999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主要用于规范继电保护设备与远动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该标准属于DL 667-1999的第五部分,即“传输规约”,而第103篇则专门针对继电保护设备的信息接口进行定义。
本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继电保护装置与监控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系统的稳定运行。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设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快速检测故障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防止事故扩大,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DL 667-1999标准涵盖了多种传输方式和通信协议,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远动设备和系统。其中,第103篇特别关注于继电保护设备的信息接口设计,包括数据格式、通信协议、功能要求以及接口配置等内容。这些内容为继电保护设备与主站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
在实际应用中,该标准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遵循DL 667-1999第103篇的规定,可以确保继电保护设备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从而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此外,该标准还规定了继电保护设备与远动系统之间的通信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以确保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完整性。同时,对信息的分类和编码方式也进行了详细说明,使得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能够在同一平台上协同工作。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对继电保护设备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DL 667-1999第103篇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推动继电保护技术的进步,促进电力系统向更加智能、高效的方向发展。
在制定过程中,该标准充分考虑了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并结合中国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因此,它不仅符合国际通用的通信标准,也适应了国内电力行业的特殊需求。
总的来说,《DL 667-1999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文件。它为继电保护设备与远动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