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 5190.3-2019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是由中国电力行业标准制定的,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热电联产等工程中的汽轮发电机组安装和施工。该规范是电力建设领域的重要技术文件,为汽轮发电机组的安装、调试、验收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本规范在2019年发布实施,是对原DL 5190.3-2004版本的修订和更新,结合了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状况和技术进步情况,进一步完善了汽轮发电机组施工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其内容涵盖了汽轮发电机组的安装前准备、设备运输与存放、基础施工、汽轮机安装、发电机安装、辅助设备安装、系统调试、质量检查与验收等方面。
在汽轮发电机组安装前,规范强调了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条件,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同时,还规定了设备到货后的检查和验收流程,确保所有设备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
在设备运输与存放方面,规范明确了设备运输的安全措施和装卸要求,防止因运输不当造成设备损坏。对于设备的存放,也提出了具体的环境控制和防护措施,以保证设备在安装前的质量状态。
基础施工是汽轮发电机组安装的关键环节之一。规范中详细规定了基础的设计、浇筑、养护以及测量精度的要求,确保基础能够满足汽轮发电机组运行时的稳定性需求。同时,对基础沉降观测和变形监测提出了具体方法和频率要求。
汽轮机安装是整个施工过程的核心内容。规范从汽轮机本体安装、轴系找正、轴承安装、盘车试验、汽缸就位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特别是在轴系找正过程中,要求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调整,以确保汽轮机运行的平稳性和效率。
发电机安装同样受到高度重视。规范对发电机定子、转子的安装、绝缘测试、冷却系统连接等环节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发电机与汽轮机之间的联轴器安装和对中调整,确保两者之间的传动性能良好。
辅助设备的安装包括给水泵、凝结水泵、循环水泵、油系统、控制系统等。规范要求这些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并与主设备协调配合,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系统调试阶段是检验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规范规定了调试的程序、方法和标准,包括空载试运行、带负荷试运行、保护装置试验等。通过系统调试,可以发现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正式投产提供保障。
质量检查与验收是整个施工过程的最终环节。规范要求施工单位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自检,并由建设单位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设备安装质量、系统运行性能、安全防护措施等,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和使用标准。
总之,《DL 5190.3-2019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是一部全面、系统、实用的技术规范,对于提高电力建设工程质量、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