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BJ45-004-2012广西《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规范》桂建标[2012]77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了规范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提升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地方性标准。该规范于2012年发布,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实施,旨在为广西地区的住宅小区、商业综合体等居住区的供配电系统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该规范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涵盖了从电源引入、配电设施布局、电缆敷设、设备选型到负荷计算等多个方面。其内容不仅包括对供配电系统的总体要求,还明确了不同规模居住区的供配电容量配置标准,确保电力供应能够满足居民日常用电需求,并具备一定的扩展性和前瞻性。
在技术要求方面,《DBJ45-004-2012》对居住区供配电设施的设计提出了详细规定。例如,明确要求居住区应设置独立的配电室或配电箱,以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对电缆的选型、敷设方式以及接地保护措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以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此外,规范还强调了节能降耗的重要性,鼓励采用高效节能的电气设备和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负荷计算方面,该规范根据居住区的不同类型和人口密度,制定了相应的负荷计算方法和指标。通过合理的负荷分配,可以有效避免因用电高峰导致的电网过载问题,保障居民用电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规范还对公共区域如电梯、消防设施、照明系统等的用电负荷进行了特别说明,确保这些关键设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常运行。
在施工与验收环节,《DBJ45-004-2012》同样做出了严格的规定。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同时,规范还明确了验收流程和验收标准,包括对电气设备的性能测试、线路绝缘电阻测量、接地电阻测试等内容,确保供配电系统在投入使用前达到安全可靠的要求。
此外,该规范还特别关注了居住区供配电系统的智能化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电表、远程监控系统等新技术被广泛应用。《DBJ45-004-2012》鼓励在居住区中引入智能化管理手段,实现对用电情况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为后续的电力调度和维护提供数据支持。
总的来说,《DBJ45-004-2012广西《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规范》桂建标[2012]77号》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地方性标准,它不仅为广西地区的居住区供配电建设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也为保障居民用电安全、提升供电服务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该规范在推动广西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