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BJ43T367-2020湖南省居民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技术标准》是湖南省为规范居民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而制定的地方性技术标准。该标准于2020年发布,旨在提升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同时适应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湖南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民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全过程。其内容涵盖了供配电系统的基本要求、负荷计算、供电方式、设备选型、线路敷设、接地与防雷、智能化配置等方面,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
在供配电系统的基本要求方面,标准强调了安全、稳定、环保和节能的原则。要求供配电设施应具备足够的容量以满足小区未来发展需要,并预留适当的扩展空间。同时,应采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和技术,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在负荷计算方面,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型的住宅建筑应按照相应的负荷密度进行计算,确保供电能力能够满足住户的实际用电需求。对于高层住宅、多层住宅以及别墅等不同类型建筑,分别给出了具体的负荷计算方法和参数。
供电方式方面,标准推荐采用10kV或380V/220V的供电方式,根据小区规模和负荷情况合理选择供电方案。对于大型住宅小区,建议设置独立的配电室,并配备必要的保护装置,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设备选型方面,标准对变压器、开关柜、电缆、电表箱等关键设备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例如,变压器应选用低损耗、高效率的型号;电缆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电表箱应具备防潮、防火、防盗等功能。
线路敷设方面,标准对电缆的敷设方式、路径选择、防护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电缆应避免穿越易燃、易爆区域,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外力破坏。同时,应合理布置电力线路,减少电磁干扰,保障居民生活安全。
接地与防雷方面,标准明确了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的接地系统设计原则,要求所有电气设备均应可靠接地,防止漏电事故的发生。同时,应根据当地雷电活动情况,安装有效的防雷装置,提高系统的抗雷击能力。
在智能化配置方面,标准鼓励采用智能电表、远程监控系统等先进技术,实现对供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测和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运维效率,降低故障率,提升服务质量。
总体来看,《DBJ43T367-2020湖南省居民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技术标准》是一部全面、科学、实用的技术文件,为湖南省住宅小区供配电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它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住宅小区的用电水平,保障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城乡电力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