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B52T1031-2015贵州山地风电场风能资源观测及评估技术规范》是贵州省地方标准,旨在为贵州山地风电场的风能资源观测和评估提供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该标准由贵州省相关主管部门组织制定,结合了贵州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风电场建设前的风能资源调查、数据采集、分析评估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部,地形复杂,多为山地丘陵,风能资源分布不均,风速变化较大。因此,在风电场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准确评估风能资源对于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DB52T1031-2015》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了适合山地风电场的风能资源观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该标准涵盖了风能资源观测的基本原则、观测点布设、观测设备选型与安装、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质量控制、风能资源评估方法等内容。其中,观测点布设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因素,确保观测数据能够真实反映风电场区域的风能资源状况。同时,标准还对风速、风向、温度、气压等气象参数的观测频率和精度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风能资源评估方面,《DB52T1031-2015》明确了风能资源的计算方法和评估指标,包括年平均风速、风功率密度、风能可利用小时数等关键参数。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分析,可以判断风电场的风能资源是否具备开发价值,并为风电场的装机容量和机型选择提供依据。
此外,该标准还强调了数据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求风电场在进行风能资源观测时,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连续性和可追溯性。同时,鼓励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和分析工具,提高风能资源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DB52T1031-2015》的发布实施,不仅有助于规范贵州山地风电场的风能资源观测和评估工作,也为全国其他类似地形地区的风电项目提供了参考和借鉴。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提高了风电项目前期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之,《DB52T1031-2015贵州山地风电场风能资源观测及评估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它结合了贵州山地的特殊地理条件,为风电场的风能资源调查和评估提供了系统性的技术指导,对于推动贵州乃至全国山地风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