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B37_T 4516-2022 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发电工程技术规范》是山东省地方标准,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管理,旨在规范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发电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等环节。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对于推动绿色交通发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发电工程,涵盖光伏组件安装、支架结构设计、电气系统配置、安全防护措施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高速公路边坡的特殊环境条件,如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多变、交通流量大等因素,确保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设计方面,《DB37_T 4516-2022》明确了边坡光伏发电工程的选址原则,要求优先选择坡度适中、光照充足、地质稳定的区域。同时,对光伏组件的安装角度、间距、排列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提高发电效率并减少对公路运营的影响。此外,标准还提出了边坡绿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的理念,鼓励在光伏设施周围种植适宜的植物,实现生态修复与能源开发的双重目标。
在施工方面,该标准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避免对公路边坡造成二次破坏。同时,对施工材料的选择、设备安装、接地保护等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在电气系统配置方面,标准明确了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方式、逆变器选型、电缆敷设、防雷接地等关键内容。要求系统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够适应复杂的气候条件和电网运行环境。此外,标准还对光伏电站的监控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远程控制等功能提出了技术要求,为后续运维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验收与运行维护方面,《DB37_T 4516-2022》规定了工程验收的程序和内容,包括设备安装检查、系统调试、性能测试等环节。要求验收单位按照标准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同时,标准还对运行维护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定期巡检、设备保养、故障处理等内容,保障光伏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该标准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推动光伏发电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通过规范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发电工程,可以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新能源与交通基础设施的融合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总体来看,《DB37_T 4516-2022 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发电工程技术规范》是一项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地方标准,为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发电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对推动绿色低碳交通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