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B37T 118-2007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技术管理导则》是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电力变压器的经济运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电能损耗,促进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电力变压器在运行、维护和管理中的技术要求,为电力企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运行依据。
该导则的制定背景源于我国电力系统中变压器运行效率不高、能耗较大的问题。随着社会对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电力变压器作为电网中的关键设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水平。因此,制定统一的技术管理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DB37T 118-2007》从多个方面对电力变压器的经济运行进行了详细规定。首先,标准明确了变压器运行的基本条件,包括负荷率、温度、电压等参数的控制范围,确保设备在安全、高效的状态下运行。其次,标准提出了变压器选型与配置的原则,强调根据实际负荷情况选择合适的容量和型号,避免因容量过大或过小导致的能源浪费。
此外,该导则还对变压器的运行维护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定期进行绝缘测试、油质分析、冷却系统检查等,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同时,导则鼓励采用先进的监测和诊断技术,如在线监测系统和智能诊断平台,实现对变压器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故障。
在节能降耗方面,《DB37T 118-2007》特别强调了变压器的负载管理。通过合理分配负荷,避免变压器长时间处于超载或空载状态,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损耗。同时,标准还建议在低负荷时段采取适当的运行策略,如切换运行方式或调整输出功率,进一步提升运行效率。
该导则还涉及变压器的运行管理流程。标准要求电力企业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制定详细的运行操作规程,并定期开展培训和考核,确保相关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导则还鼓励企业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记录变压器的运行数据、检修记录和故障信息,为后续分析和优化提供依据。
在实施过程中,《DB37T 118-2007》强调了标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相结合的重要性。一方面,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执行各项管理措施;另一方面,应积极引入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提升变压器运行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通过不断优化运行策略和技术手段,实现变压器运行效率的最大化。
总体来看,《DB37T 118-2007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技术管理导则》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地方标准。它不仅为电力变压器的运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推动电力系统节能降耗、绿色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电力行业不断发展,该标准的应用和推广将有助于提升整体运行效率,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