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B33T1181-2019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是浙江省地方标准,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自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适用于浙江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工作,涵盖了牵引供电系统、动力照明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等关键部分。
本规范的制定旨在统一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科学合理的验收流程,能够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风险,保障后续运营的安全与稳定。
在内容上,《DB33T1181-2019》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施工质量验收的划分、各分部工程的验收要求以及质量验收记录等内容。其中,施工质量验收的划分明确了各个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点,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对于牵引供电系统,规范中详细规定了接触网、变电所、馈电线等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要求。例如,接触网的导线张力、悬挂高度、支持结构的强度等都需要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严格检测。同时,对变电所内的变压器、开关柜、继电保护装置等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也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指标。
动力照明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车站、隧道等区域的使用安全和舒适度。规范中对配电箱、电缆敷设、灯具安装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强调了防火、防潮、防雷等安全措施的落实。
电力监控系统是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重要支撑,规范中对监控系统的功能实现、数据采集、通信接口、软件配置等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规范化的验收流程,可以确保监控系统具备良好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此外,《DB33T1181-2019》还特别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材料进场检验、施工工艺的标准化、隐蔽工程的验收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返工率,从而降低工程成本。
在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和验收工作,确保每一项工程都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规范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DB33T1181-2019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为浙江省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和管理手段,对于推动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