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B33 T2187.1-2019重要活动场所电力设施配置与电气运行管理规范第1部分:电力设施配置》是由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适用于浙江省内的重要活动场所的电力设施配置。该标准旨在提升重要活动场所的电力安全水平,保障活动期间的电力供应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标准是《DB33 T2187-2019重要活动场所电力设施配置与电气运行管理规范》系列标准的一部分,其中第1部分主要聚焦于电力设施的配置要求。通过明确电力设施的选型、布局、安装及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规范,确保电力系统在重要活动期间能够满足高负荷、高可靠性的运行需求。
标准中对电力设施的配置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电源配置、配电系统设计、应急电源设置、电缆敷设方式以及电气设备的选择等。这些内容均基于实际应用情况和相关技术发展水平制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在电源配置方面,标准强调了双回路供电的重要性,要求重要活动场所应具备至少两个独立电源,以确保在某一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电源能够迅速接管,保证供电不中断。同时,对于关键负荷,还应配备不间断电源(UPS)或柴油发电机等应急电源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配电系统的设计也是本标准的重点之一。标准要求配电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以便于后期维护和升级。此外,还对配电柜、开关设备、保护装置等关键组件的选型和安装提出了详细的技术要求,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电缆敷设方面,标准规定了电缆的选型、敷设方式、防火措施以及标识要求等内容。电缆作为电力传输的关键环节,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标准特别强调了电缆的阻燃性、耐火性以及防护等级,以防止因电缆故障引发火灾或其他安全事故。
电气设备的选型和安装同样受到高度重视。标准要求所有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同时,设备的安装应遵循规范,确保其运行环境符合安全要求,避免因安装不当导致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
此外,标准还对电力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各单位建立健全的电力设施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DB33 T2187.1-2019》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浙江省重要活动场所的电力安全保障水平,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型活动的日益增多,电力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该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重要场所电力安全管理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总之,《DB33 T2187.1-2019重要活动场所电力设施配置与电气运行管理规范第1部分:电力设施配置》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标准,为保障重要活动期间的电力供应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