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B32 T4023-2021农业场所及园艺设施电气设计标准》是江苏省发布的一项地方性标准,旨在规范农业场所和园艺设施的电气设计,提升农业生产的电气安全水平,保障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该标准适用于各类农业场所,包括温室、大棚、养殖基地等园艺设施,以及相关的电力系统设计与施工。
该标准的制定基于江苏省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了国内外先进的电气设计理念和技术规范,充分考虑了农业场所的特殊环境和使用需求。标准内容涵盖了电气系统的规划、设备选型、线路敷设、接地保护、防雷措施等多个方面,为农业场所的电气设计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
在电气系统规划方面,《DB32 T4023-2021》强调了科学合理的布局原则,要求根据农业场所的功能分区和用电负荷特点,合理配置电源点和配电网络。同时,标准还规定了不同区域的电气负荷计算方法,以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设备选型是标准中的重要部分,要求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设备,并根据使用环境选择适当的防护等级和安装方式。例如,在湿度较高或存在腐蚀性气体的园艺设施中,应选用防水、防潮性能良好的电气设备,以延长使用寿命并降低故障率。
线路敷设方面,标准明确了电缆的选择、敷设方式和固定要求。特别是在农业场所中,由于环境复杂,线路容易受到机械损伤或化学腐蚀,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使用铠装电缆、设置保护管等。此外,标准还规定了电缆的敷设间距和弯曲半径,以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接地保护是保障电气安全的重要环节。《DB32 T4023-2021》要求所有电气设备均应进行有效接地,并对接地电阻值进行了明确规定。对于不同类型的土壤和地质条件,标准提供了相应的接地设计建议,以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
防雷措施也是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农业场所往往位于开阔地带,容易受到雷电袭击,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雷保护措施。标准规定了避雷针、避雷带等防雷装置的安装位置和高度,同时要求对接地系统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长期有效。
此外,该标准还强调了电气系统的智能化管理,鼓励采用先进的监控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手段,提高农业场所的用电效率和管理水平。例如,在温室和大棚中,可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照明、通风、灌溉等设备的自动调节,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能耗。
《DB32 T4023-2021农业场所及园艺设施电气设计标准》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江苏省农业场所的电气安全水平,也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农业电气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借鉴。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减少因电气事故引发的安全隐患,保障农业生产和人员安全。
总之,《DB32 T4023-2021农业场所及园艺设施电气设计标准》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地方性技术规范,为农业场所的电气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安全生产的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