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B11T963-2021电力管道建设技术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组织制定,旨在规范北京市电力管道的建设与管理,提升城市电力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与可持续性。该标准自2021年发布实施以来,已成为北京市电力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为电力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
本规范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电力管道工程,包括地下电缆管道、架空线路基础结构等。其内容涵盖了电力管道的规划布局、设计原则、材料选用、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防护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全面覆盖了电力管道建设的各个环节。
在规划布局方面,《DB11T963-2021》强调了电力管道与城市其他基础设施的协调性,要求在规划阶段充分考虑道路、给排水、燃气、通信等管线的综合布局,避免重复开挖和资源浪费。同时,规范还规定了电力管道与其他管线之间的最小间距,以确保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的安全。
在设计原则方面,规范明确了电力管道的设计应遵循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和可维护性的基本原则。设计过程中需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环境因素以及电力负荷需求,合理选择管道类型、埋设深度和结构形式。此外,规范还对电力管道的防水、防腐、防雷等技术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以延长管道使用寿命并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材料选用方面,《DB11T963-2021》对电力管道所使用的管材、连接件、密封材料等提出了明确的技术指标和性能要求。例如,要求管道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耐腐蚀性和耐磨性,以适应复杂的地下环境。同时,规范还鼓励采用节能环保型材料,推动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
在施工工艺方面,规范详细规定了电力管道的开挖、铺设、回填、接口处理等关键工序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达标。同时,规范还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防止因施工不当引发安全事故或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
在质量控制方面,规范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原材料检验、施工过程监督、隐蔽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等环节。要求各参建单位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落实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电力管道工程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
在安全防护方面,《DB11T963-2021》特别关注电力管道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提出了防外力破坏、防渗漏、防火等措施。同时,规范还要求建立电力管道的巡查和维护制度,定期检查管道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防止因管道损坏导致停电或其他事故。
此外,规范还注重环境保护,要求在电力管道建设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控制施工噪声、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绿化带等。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实现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DB11T963-2021电力管道建设技术规范》作为北京市电力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文件,为提升城市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有力保障。它的实施不仅有助于规范电力管道建设行为,也为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