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B11T 1147-2015 10kV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技术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旨在规范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建设与运行,提升城市配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该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涵盖了从规划、设计、施工到验收的全过程。
本规范的制定基于北京市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充分考虑了城市配电网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其内容主要包括配电网络结构、设备选型、电气设计、施工工艺、安全防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为配电网建设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
在配电网络结构方面,《DB11T 1147-2015》规定了配电网应采用合理的接线方式,如环网供电、辐射状供电等,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要求配电网应具备良好的负荷分配能力,避免出现局部过载或电压波动等问题。此外,还强调了配电网的智能化发展,鼓励应用自动化设备和信息通信技术,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在设备选型方面,规范对变压器、开关设备、电缆、绝缘子等关键设备提出了具体的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例如,变压器应具有较高的能效水平,开关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分断能力和操作稳定性,电缆应符合相应的电压等级和敷设条件。这些要求有助于确保设备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
在电气设计方面,规范明确了配电网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继电保护配置原则以及接地系统的设计要求。同时,对配电线路的路径选择、导线截面计算、电能损耗控制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施工工艺方面,《DB11T 1147-2015》对电缆敷设、设备安装、接地装置施工等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操作要求。例如,电缆敷设应避免交叉和重叠,设备安装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接地装置应确保良好的导电性能。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安全防护是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要求配电网建设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触电、火灾等事故的发生。同时,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现场管理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环境保护也是《DB11T 1147-2015》关注的重点之一。规范强调在配电网建设中应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降低噪音和粉尘污染,并采取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总体来看,《DB11T 1147-2015 10kV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技术规范》是一部全面、实用的地方标准,为北京市配电网的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技术保障。通过严格执行该规范,可以有效提升配电网的整体技术水平,推动城市电力系统的高质量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