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是中国国家标准,是针对110kV至500kV电压等级的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的重要技术文件。该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自2006年4月1日起实施,旨在规范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110kV至500kV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工程,涵盖了从基础施工、杆塔组立、导地线展放、附件安装到工程验收等全过程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措施。通过该规范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施工过程中,规范强调了对原材料、设备和施工工艺的严格要求。例如,对于钢筋混凝土电杆、铁塔材料、绝缘子、导线和地线等关键材料,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和测试,确保其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基础施工方面,规范详细规定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基础类型选择、施工方法和质量检测标准。例如,对于岩石地基、软土地区和冻土区域,应采用不同的基础结构形式,并根据地质勘探结果进行合理设计。此外,还对基础浇筑、养护和强度检测等环节进行了明确规定。
杆塔组立是送电线路施工的关键环节,规范对铁塔和钢筋混凝土电杆的组立方式、吊装顺序、临时固定措施以及质量检查等内容作出了详细说明。同时,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杆塔的垂直度、倾斜度和稳固性符合标准。
导地线展放和附件安装是线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要求导线和地线的展放应避免磨损、断股和扭结,并确保弧垂符合设计值。附件安装包括间隔棒、防震锤、金具等,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安装,以保证线路的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
在工程验收阶段,规范明确了各阶段的验收内容和标准。包括隐蔽工程验收、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验收工作应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共同参与,确保各项指标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此外,规范还对施工安全、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同时,注重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做到文明施工。
总之,《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是指导我国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为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