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B 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是对原《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的修订版本,旨在适应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地基与基础工程的设计水平和安全性。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地基与基础设计,包括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以及桩基等类型。规范内容涵盖了地基土的分类与特性、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基础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地基变形计算、抗震设计要求以及施工与验收等方面。
在地基土分类方面,规范根据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将其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等类别,并对各类土的工程特性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规范强调了对地基土进行勘察的重要性,要求设计人员根据详细的地质勘察资料进行合理的设计。
关于地基承载力的确定,规范提出了多种方法,包括理论计算法、载荷试验法、静力触探试验法和标准贯入试验法等。设计人员应根据场地条件和工程特点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践经验进行综合判断。
在基础结构设计方面,规范规定了不同类型基础的构造要求和计算方法。例如,对于独立基础,应考虑其受力状态和配筋要求;对于条形基础,应关注其刚度和抗弯能力;对于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则需综合考虑整体刚度和地基反力分布。
此外,规范还对地基变形计算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沉降量、差异沉降和倾斜值的计算方法。设计时应确保建筑物的沉降量不超过允许范围,避免因不均匀沉降导致结构损坏或使用功能受到影响。
针对地震区的建筑,规范特别增加了抗震设计的要求。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等级、地震烈度以及地基土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如加强基础结构的整体性和延性,合理布置抗震缝等。
规范还对施工与验收提出了具体要求。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地基与基础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验收时应通过现场检测和试验,验证地基承载力和基础结构的性能是否达到设计标准。
总体而言,《GB 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是一部综合性强、实用性高的技术标准,为我国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它不仅提高了建筑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促进了建筑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