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预览
资源简介
《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防火规范DB14_T 2490-2022》是山西省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的防火设计、施工、运行及管理。该标准适用于以锂离子电池为主要储能介质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涵盖从设计、安装到运维全过程的消防安全要求。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由于其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电力系统调峰、可再生能源并网等领域。然而,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火灾风险,尤其是在过充、短路或机械损伤等情况下,可能引发热失控,进而导致火灾甚至爆炸事故。因此,制定专门的防火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DB14_T 2490-2022》结合了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和工程实践经验,针对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特殊结构和运行环境,提出了详细的防火要求。标准内容包括储能电站的选址与布局、电气系统设计、通风与散热措施、消防设施配置、监控与报警系统设置以及应急预案等方面。
在选址与布局方面,规范要求储能电站应远离易燃易爆场所,并与周边建筑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同时,应合理规划储能设备的布置方式,确保人员疏散通道畅通,便于发生火灾时快速响应。
在电气系统设计上,规范强调应采用可靠的电气保护装置,防止因短路、过载等故障引发火灾。同时,对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功能提出明确要求,确保电池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及时切断电源,避免热失控扩散。
通风与散热措施是保障储能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规范要求储能舱内应设置有效的通风系统,确保热量及时排出,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此外,还应配备温控装置,对电池工作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
消防设施配置是本规范的重点内容之一。标准要求储能电站应配备自动灭火系统、气体探测器、烟雾报警器等设施,并根据储能规模和危险等级确定相应的灭火剂类型。同时,规定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监控与报警系统也是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储能电站应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对电池状态、环境参数等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报警系统及时向管理人员发出预警信息,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是确保火灾事故发生后能够有效应对的关键。规范要求储能电站运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总之,《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防火规范DB14_T 2490-2022》为我国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助于提升储能电站的防火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能源系统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