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SJT 11571-2016光伏组件用超薄玻璃》是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光伏组件中使用的超薄玻璃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等内容。该标准适用于光伏组件中作为封装材料的超薄玻璃,主要为太阳能电池板提供保护和透光性能。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光伏发电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光伏组件中的关键材料之一——超薄玻璃,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效率和寿命。因此,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对于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准规定了光伏组件用超薄玻璃的技术要求,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厚度公差、弯曲度、透光率、耐候性、抗冲击性、抗弯强度等关键指标。这些指标的设定基于实际应用环境的需求,确保超薄玻璃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物理和光学性能。
在试验方法方面,《SJT 11571-2016》详细列出了各项性能测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条件。例如,透光率测试需在特定波长范围内进行,抗冲击试验则通过模拟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外力作用来评估材料的耐用性。此外,还对样品的取样方法、测试设备的要求以及数据处理方式进行了明确规定。
检验规则部分明确了产品的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内容。出厂检验主要包括外观、尺寸、厚度等基本项目,而型式检验则涵盖了所有技术要求,通常在新产品试制或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进行。这一规定有助于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在包装与标识方面,标准要求产品应采用适当的包装方式以防止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损坏,并明确标注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编号等信息。同时,对运输和储存条件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如避免阳光直射、潮湿环境等,以保障产品质量。
《SJT 11571-2016》的发布实施,不仅为光伏组件用超薄玻璃的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也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该标准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提高国内光伏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此外,该标准还促进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超薄玻璃作为光伏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通过统一标准,可以推动玻璃制造商、组件厂商及相关配套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更加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
总体来看,《SJT 11571-2016光伏组件用超薄玻璃》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其内容全面、技术先进,充分体现了我国在光伏产业标准化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成果。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该标准也将不断完善和更新,以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