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SJT 11468-2014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术语》是中国制定的一项行业标准,旨在规范电子电气产品中有害物质的限制使用,并为相关产品的设计、生产、检测和管理提供统一的术语定义。该标准于2014年发布,适用于各类电子电气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家用电器、信息技术设备、通信设备等。
该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电子电气产品的环保化发展,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法规,如欧盟的RoHS指令(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Directive),中国也相应制定了符合国情的政策和标准。SJT 11468-2014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在SJT 11468-2014中,明确了多种有害物质的名称及其定义,例如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PBB)和多溴二苯醚(PBDE)等。这些物质被广泛用于电子电气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但它们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性。因此,该标准通过明确这些有害物质的定义,有助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此外,该标准还规定了与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相关的其他术语,如“限用物质”、“材料”、“部件”、“产品”等。这些术语的统一使用,有助于提高行业内的沟通效率,避免因术语不一致而造成的误解或混乱。同时,也为监管机构和检测机构提供了明确的依据,便于对产品进行合规性审查。
SJT 11468-2014不仅适用于国内企业,也为出口型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化,许多国家和地区对进口电子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提出了严格要求。通过遵循该标准,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国际市场的准入条件,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该标准的实施,对于推动电子电气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有助于引导企业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工艺和材料,降低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促使消费者选择更加安全和环保的产品。
在实际应用中,SJT 11468-2014通常与其他相关标准和法规配合使用,如GB/T 26572-2011《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等。这些标准共同构成了中国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管理的体系,为企业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SJT 11468-2014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因此,相关企业和机构应密切关注标准的更新动态,及时调整自身的生产和管理策略,以确保符合最新的技术要求和法规规定。
总之,《SJT 11468-2014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术语》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对于规范电子电气产品中有害物质的使用、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具有积极作用。通过该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推动电子电气行业的绿色转型,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