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SJT 10361-1993电力调度通信总机技术要求》是由中国国家电力公司发布的一项行业标准,旨在规范电力系统中调度通信总机的技术性能和应用要求。该标准自1993年实施以来,在电力系统通信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及运行维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
该标准主要针对电力调度通信总机的结构设计、功能配置、技术指标以及测试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其内容涵盖了通信总机的基本功能、信号处理能力、接口类型、电源要求、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等多个方面,确保通信设备能够在复杂的电力系统环境中稳定运行。
在结构设计方面,《SJT 10361-1993》要求通信总机具备良好的模块化设计,便于后期的维护与升级。同时,对设备的散热、防尘、抗震等物理性能也提出了具体要求,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使用环境。
在功能配置上,该标准规定了通信总机应具备的基本通信功能,如语音通信、数据传输、多路复用、信令控制等。此外,还强调了设备的可靠性与冗余设计,确保在突发故障情况下能够迅速恢复通信,保障调度工作的连续性。
技术指标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但不限于通信质量、传输速率、误码率、信噪比、工作频率范围等关键参数。这些指标的设定,有助于统一设备性能标准,提高电力系统通信的整体水平。
测试方法部分则明确了各类性能指标的检测方式和评估标准。通过严格的测试流程,可以有效验证通信总机是否符合相关技术要求,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
此外,《SJT 10361-1993》还对通信总机的电磁兼容性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对其他电子设备造成干扰,同时也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适应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运行需求。
该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不仅推动了电力系统通信设备的标准化进程,也为后续相关标准的修订和完善奠定了基础。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相关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但《SJT 10361-1993》作为早期的重要标准之一,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的来说,《SJT 10361-1993电力调度通信总机技术要求》是一项具有广泛适用性和指导意义的行业标准,为电力系统通信设备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