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_T_5395-2007》是中国国家能源局于2007年发布的行业标准,全称为《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标准编号为DL/T 5395-2007。该规范适用于各类碾压式土石坝的设计工作,包括坝体结构、基础处理、渗流控制、抗震设计等方面,是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的重要技术文件。
本规范的制定是为了统一碾压式土石坝的设计方法和技术要求,确保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适用性。规范内容涵盖了从勘察、设计到施工和运行维护的全过程,强调了对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材料特性等关键因素的综合分析与评估。
在坝体结构设计方面,规范明确了不同坝型的选择依据,如均质土坝、心墙土坝、斜墙土坝等,并对坝体的断面尺寸、坡度、填筑材料等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同时,针对不同坝高和地质条件,规范还规定了相应的设计参数和安全系数,以保证坝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基础处理方面,规范强调了对坝基进行必要的处理措施,如清基、防渗处理、排水系统布置等。对于软弱地基或存在不良地质条件的情况,规范推荐采用加固处理方法,如灌浆、换填、预压等,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渗流控制是土石坝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规范详细阐述了渗流计算的方法和原理,提出了防渗结构的设计原则,如设置防渗体、排水设施等。同时,规范还对渗流对坝体稳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要求设计时充分考虑渗流场的变化对坝体结构的影响。
在抗震设计方面,规范根据地震区划和坝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计算方法。对于地震多发地区的土石坝,规范要求进行专门的抗震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如加强坝体结构、优化材料配比等,以提高坝体的抗震能力。
此外,规范还对施工组织设计、质量控制、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和质量监督,以确保工程按设计要求顺利实施并长期安全运行。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_T_5395-2007》的发布和实施,为我国土石坝工程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对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该规范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设计需求和工程实践。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