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JGJT349-2015 民用建筑氡防治技术规程》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自2015年8月1日起实施。该规程旨在规范民用建筑工程中氡的防治措施,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氡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放射性气体,主要来源于土壤、岩石和建筑材料中的铀元素衰变。长期暴露在高浓度氡气环境中,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因此,对民用建筑进行有效的氡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JGJT349-2015》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包括住宅、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规程内容涵盖了氡的检测方法、设计要求、施工措施、验收标准以及后期管理等方面,为工程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在设计阶段,规程要求根据地质条件和建筑结构合理选择防氡措施,如采用防渗层、通风系统等。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选用,减少氡源的释放。同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密封处理,防止氡气从地面或墙体渗透进入室内。
此外,规程还强调了竣工后的检测与评估工作,确保建筑达到规定的氡浓度限值。对于已投入使用的建筑,也应定期进行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总之,《JGJT349-2015 民用建筑氡防治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升我国民用建筑的健康性能,预防和控制氡污染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封面预览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