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预览
资源简介
《Q_GDW 615-2011 农网智能配变终端功能规范和技术》是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旨在规范农村电网中智能配变终端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农村配电网中的智能配变终端设备,是推动农村电网智能化、自动化的重要依据。
智能配变终端是农村配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主要用于监测和控制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实现对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实时采集与分析,并具备远程通信能力。通过该终端,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的高效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智能配变终端的功能要求,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通信功能、保护功能、告警功能以及与主站系统的交互方式。同时,还对终端的硬件配置、软件功能、接口规范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说明,确保终端设备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在数据采集方面,智能配变终端能够采集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电气量,并支持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的监测。这些数据的实时采集为配电网的运行分析和故障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数据处理功能是智能配变终端的核心部分,终端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存储和分析,支持历史数据查询和趋势分析。此外,终端还可以根据预设的逻辑判断,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如自动调节电压、切换负荷等,以优化配电网的运行状态。
通信功能是智能配变终端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中明确了终端与主站之间的通信协议和方式。通常采用无线或有线通信方式,如GPRS、4G、光纤等,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同时,终端应具备多种通信接口,以适应不同的通信环境。
保护功能是智能配变终端保障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标准要求终端具备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接地保护等功能,能够在发生异常时及时发出告警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故障扩大,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告警功能也是智能配变终端的重要特性之一。终端能够根据运行状态的变化,发出不同级别的告警信息,如电压异常、电流超限、设备故障等,并将告警信息上传至主站系统,便于运维人员及时处理。
该标准还对智能配变终端的安装、调试、维护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了设备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同时,鼓励厂家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遵循该标准,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Q_GDW 615-2011 农网智能配变终端功能规范和技术》的实施,对于推动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提升供电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规范了终端设备的功能和性能,也为今后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随着农村电网改造的不断推进,智能配变终端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统一技术规范,促进设备互换和系统集成,为构建现代化、智能化的农村配电网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Q_GDW 615-2011 农网智能配变终端功能规范和技术》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其内容全面、要求明确,为农村电网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