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预览
资源简介
《Q_GDW 556-2010 输电线路导线弧垂监测装置技术规范》是由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输电线路导线弧垂监测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该标准适用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对导线弧垂监测装置的技术性能、功能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导线弧垂是输电线路运行中的重要参数,直接关系到线路的安全运行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弧垂过大可能导致导线与地面或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不足,引发短路或放电事故;弧垂过小则可能因温度变化导致导线应力增大,影响线路的机械强度。因此,对导线弧垂进行实时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Q_GDW 556-2010》标准中明确了导线弧垂监测装置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报警等。监测装置应具备高精度测量能力,能够准确反映导线弧垂的变化情况,并通过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同时,装置应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稳定运行。
在技术性能方面,标准规定了监测装置的工作温度范围、抗干扰能力、电源适应性以及数据采集频率等关键指标。例如,装置应能在-40℃至+70℃的环境下正常工作,并具备防雷、防潮、防尘等防护能力。此外,装置应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如GPRS、光纤、无线公网等,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标准还对监测装置的安装和调试提出了具体要求。安装时应确保装置与导线之间的距离符合设计规范,避免因安装不当导致测量误差。调试过程中应进行多组数据对比,验证装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同时,装置应具备自检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并提示故障。
在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方面,《Q_GDW 556-2010》规定了各项测试的具体步骤和判定标准。包括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和现场验收等内容。出厂检验主要检查产品的基本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型式检验则对产品进行全面评估,而现场验收则是对实际安装后的设备进行功能测试。
该标准的发布实施,为输电线路弧垂监测装置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通过对导线弧垂的实时监测,可以有效预防因弧垂异常而导致的电力事故,提高输电线路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总之,《Q_GDW 556-2010 输电线路导线弧垂监测装置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对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导线弧垂监测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