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2014)》是中国国家标准之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主要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66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旨在统一施工技术要求,确保工程质量,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本规范共分为九章,内容涵盖了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准备、基础工程、杆塔组立、导线架设、接地工程、附属设施安装、质量验收以及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每一章节均对相关工序的技术标准、施工方法、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详细规定,为施工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操作依据。
在施工准备阶段,规范强调了设计文件的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的制定以及材料设备的进场检验等环节的重要性。同时,还对施工场地的清理、交通道路的布置以及临时用电的安全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效率。
基础工程是架空电力线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中详细规定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基础类型选择、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配置以及施工工艺等要求。此外,对基础的浇筑、养护及质量检测也作出了明确规定,以保证基础结构的稳定性与耐久性。
杆塔组立部分明确了不同类型杆塔的安装方法、吊装顺序以及连接件的紧固要求。规范特别强调了杆塔的垂直度、倾斜度以及螺栓的紧固力矩等关键指标,以确保杆塔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导线架设是整个架空电力线路施工的核心环节。规范对导线的选型、展放方式、弧垂调整以及接头处理等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对导线的防雷、防振措施以及绝缘子的安装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提高线路运行的可靠性。
接地工程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规范中对接地体的材料选择、埋设深度、焊接质量以及接地电阻的测试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通过合理的接地设计和施工,能够有效降低雷击事故的风险,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附属设施安装包括避雷器、隔离开关、电缆终端等设备的安装。规范要求这些设备的安装位置、固定方式以及电气连接必须符合相关技术标准,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发挥应有的保护作用。
质量验收是确保工程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关键步骤。规范对各个施工阶段的质量检查项目、检测方法以及验收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通过严格的验收程序,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的问题,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竣工验收是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的过程。规范要求施工单位提交完整的施工记录、试验报告和验收资料,并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参与验收。只有通过竣工验收的工程,才能正式投入运行。
综上所述,《电气装置安装工程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2014)》是一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技术规范,为我国架空电力线路工程的施工和验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通过严格执行该规范,可以有效提升工程质量,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