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Q_GDW 343-2009 信息网络机房设计及建设规范附编制说明》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信息网络机房的设计与建设,提高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电力系统内部的信息网络机房,包括调度中心、变电站、配电所等重要场所的计算机设备和通信设备的安装与运行环境。
本规范的制定是为了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需求,确保信息网络机房在结构布局、电气系统、环境控制、安全防护等方面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有效提升信息系统的稳定性,降低故障发生率,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在信息网络机房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机房的功能需求、设备配置、空间布局以及未来发展等因素。规范中对机房的选址、建筑结构、地面材料、通风空调系统、供电系统、防雷接地、电磁屏蔽、消防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机房应远离强电磁干扰源,并具备良好的通风和温湿度控制能力,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此外,规范还强调了信息网络机房的安全管理问题。包括人员进出管理、设备操作规程、应急处理预案等内容。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防范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提高机房的整体管理水平。
在电气系统方面,规范要求机房应配备双路供电或UPS不间断电源系统,以确保在突发停电情况下仍能维持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应设置可靠的防雷接地装置,防止雷击对设备造成损害。对于高电压设备,还需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避免因电气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在环境控制方面,规范规定了机房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参数的控制范围。一般要求温度保持在20℃至25℃之间,相对湿度在40%至60%之间,以满足大多数电子设备的运行条件。同时,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规范还对信息网络机房的消防设施提出了明确要求。机房内应配备自动灭火系统,如气体灭火系统,以减少火灾对设备的破坏。同时,应设置明显的消防标识和疏散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撤离。
编制说明部分详细解释了标准的制定背景、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及其依据。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标准的比较分析,结合我国电力系统的特点,形成了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技术规范。编制说明还对标准中的重点条款进行了进一步解释,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总体来看,《Q_GDW 343-2009 信息网络机房设计及建设规范附编制说明》为信息网络机房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电力系统信息化水平,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