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预览
资源简介
《电力科技成果分类与代码DLT517-2012》是由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对电力行业的科技成果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分类和编码。该标准自发布以来,在电力行业的科研管理、技术推广以及成果评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DLT517-2012标准的制定是为了适应电力科技发展的需要,提高科技成果的管理水平,促进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共享。通过建立统一的分类体系和编码规则,该标准为电力行业内的各类科技成果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分类框架,便于科研机构、企业及管理部门对科技成果进行识别、统计和分析。
该标准涵盖了电力行业的多个领域,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以及电力系统自动化等。每个类别下又细分为若干子类,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分类体系。例如,在发电领域,标准将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分别归类,并在每个类别中进一步细化技术类型和应用方向。
在输电和变电方面,DLT517-2012标准对高压输电线路、智能变电站、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类,并给出了相应的代码。这有助于提高电力设备的标准化程度,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在配电和用电领域,该标准关注于配电网自动化、智能电表、负荷管理、节能技术等内容,体现了电力行业向智能化、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同时,标准还涉及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电力市场、新能源接入等多个方面,全面覆盖了电力科技的研究和应用范围。
DLT517-2012标准的实施对于电力行业的科研管理和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高了科技成果的可追溯性和可比性,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科技创新效率。
此外,该标准的推广应用还有助于加强国内外电力科技交流与合作。通过统一的分类和编码体系,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国际间的技术对比和成果评估,推动我国电力科技水平的提升。
总之,《电力科技成果分类与代码DLT517-2012》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为电力行业的科技成果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其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广泛认可,对推动电力科技进步和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