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Q_GDW 1877-2013 电网行波测距装置运行规程》是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一项行业标准,旨在规范电网中行波测距装置的运行管理,提高电力系统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和效率。该规程适用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对行波测距装置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故障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行波测距技术是基于电力系统中故障发生时产生的行波信号进行定位的一种先进方法。当线路发生短路或接地故障时,会产生高速传播的行波信号,这些信号在故障点反射并返回至测量端,通过分析行波的到达时间和幅值变化,可以快速确定故障点的位置。与传统的阻抗法相比,行波测距具有响应速度快、精度高、不受系统参数影响等优点。
《Q_GDW 1877-2013》规定了行波测距装置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包括信号采集、数据处理、故障识别、距离计算以及通信接口等模块。同时,规程还明确了装置的安装位置、接线方式、电源配置以及与其他保护设备的配合关系,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
在运行管理方面,规程强调了对行波测距装置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包括设备外观检查、绝缘测试、信号通道测试、软件版本更新等内容。此外,还要求运维人员熟悉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具备处理常见故障的能力,以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规程还对行波测距装置的数据记录和分析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装置能够存储足够的历史数据,并支持远程数据调阅和分析功能。通过对历史故障数据的统计分析,有助于发现潜在问题,优化电网运行策略。
在故障处理过程中,规程要求行波测距装置应能快速提供故障点信息,并与继电保护系统协同工作,实现快速隔离故障区域,减少停电范围和时间。同时,规程还规定了故障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便于后续分析和总结。
此外,《Q_GDW 1877-2013》还涉及行波测距装置的标准化管理,包括设备选型、验收测试、投运前准备以及运行中的监控措施。通过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提高了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促进了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
该规程的实施对于提升我国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增强电力系统故障处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行波测距装置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也为电网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