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Q_GDW 1876-2013 多功能测控装置技术规范》是由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多功能测控装置的设计、制造、测试及应用。该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中用于监测、控制和保护的多功能测控装置,是电力设备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技术依据。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多功能测控装置的功能要求、性能指标、结构设计、电气特性、通信接口、环境适应性以及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详细规定,确保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兼容性,从而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对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的需求。
在功能要求方面,标准明确了测控装置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包括但不限于电压、电流、功率等电气量的测量,开关状态的采集与控制,事件记录与告警功能,以及与其他智能设备的协同工作能力。同时,还提出了对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要求,以支持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和决策。
在性能指标上,标准对测控装置的精度、响应时间、采样频率、抗干扰能力等关键参数进行了明确规定。这些指标的设定有助于确保装置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测量准确性和运行稳定性,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结构设计部分则涵盖了装置的机械结构、安装方式、防护等级等内容。标准要求测控装置具备良好的密封性、防尘、防水和防腐蚀能力,以适应各种户外或室内安装环境。此外,还对装置的可维护性和模块化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便于后期的调试和更换。
电气特性方面,标准对测控装置的输入输出信号类型、电压范围、电流范围、功耗等进行了详细规定。这些内容为装置的选型和配置提供了重要参考,确保其能够与现有的电力系统设备良好匹配。
通信接口是多功能测控装置实现信息交互的关键部分。标准规定了装置应支持的通信协议和接口类型,如RS-485、以太网等,并对通信速率、数据格式、传输距离等参数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有助于提高装置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数据交换效率。
环境适应性要求测控装置能够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振动和电磁干扰条件下正常工作。标准对装置的工作温度范围、相对湿度限制、抗震能力等进行了明确说明,确保其在不同使用环境中均能稳定运行。
安全防护方面,标准强调了测控装置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包括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同时,对装置的绝缘性能、接地要求和防火措施也作出了明确规定,以保障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综上所述,《Q_GDW 1876-2013 多功能测控装置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对于提升电力系统智能化水平、保障电力设备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推动多功能测控装置的技术进步和广泛应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