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Q_GDW 1842-2012 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技术导则》是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旨在规范智能变电站中状态监测系统的建设与运行。该标准自2012年实施以来,对推动我国电力系统智能化、信息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智能变电站作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稳定和供电质量。状态监测系统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手段。通过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数据,状态监测系统能够及时发现设备异常,预测潜在故障,从而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Q_GDW 1842-2012》主要涵盖了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的总体要求、功能配置、数据采集、通信方式、系统集成以及应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标准强调了系统设计应具备高可靠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以适应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变电站需求。
在功能配置方面,该导则明确了状态监测系统应具备的监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避雷器等关键设备的状态信息。同时,还规定了各监测项目的采样频率、精度要求及数据存储方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采集是状态监测系统的基础环节。导则提出,应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数据采集设备,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同时,要求数据采集系统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以适应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运行条件。
通信方式方面,《Q_GDW 1842-2012》建议采用标准化的通信协议,如IEC 61850,以实现系统间的互联互通。这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兼容性,也为未来系统升级和扩展提供了便利。
系统集成是状态监测系统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导则强调,应将状态监测系统与变电站的其他自动化系统(如SCADA、保护系统等)进行有效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平台,提升整体运行效率。
在应用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对状态监测系统的运维要求,包括定期检查、数据备份、故障处理等内容。此外,还鼓励采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状态监测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Q_GDW 1842-2012》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智能变电站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它不仅为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电力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状态监测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未来,相关标准也将不断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新型电力设备和运行环境的需求。《Q_GDW 1842-2012》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指导文件,将继续发挥其在智能变电站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