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Q_GDW 166.1-2010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初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1部分:110(66)kV架空输电线路》是由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用于规范110(66)kV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内容和深度要求。该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确保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实施性。
本标准适用于110(66)kV电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工作,涵盖从线路路径选择、杆塔选型、导线和地线配置、绝缘配合、防雷接地、基础设计到施工组织设计等各个环节。通过对各项设计内容的详细规定,确保设计成果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在初步设计阶段,线路路径的选择是关键环节之一。标准要求对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察,并结合环境保护、土地利用、交通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保路径方案既经济合理又符合环保要求。同时,应充分考虑运行维护的便利性,避免设置复杂的交叉跨越或高风险区域。
杆塔选型是设计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标准要求根据线路的电压等级、导线截面、气象条件、地形特点以及施工和运行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杆塔类型和结构形式。对于不同地形和地质条件,应采用相应的基础设计方案,确保杆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导线和地线的配置也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规定了导线型号的选择依据,包括电流容量、机械强度、电磁环境影响等。同时,对地线的选型和安装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以确保线路的防雷性能和安全运行。
绝缘配合是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标准要求根据电压等级、污秽等级、雷电活动情况等因素,合理选择绝缘子类型和数量,确保线路在各种运行条件下具备足够的绝缘水平。此外,还应对绝缘子的材料、结构和安装方式进行明确规定。
防雷接地设计是保证线路安全运行的关键措施之一。标准要求根据地区雷电活动强度、土壤电阻率等因素,确定合理的防雷措施和接地方式。对于不同类型的杆塔和地形条件,应采取相应的防雷保护措施,防止雷击造成线路跳闸或设备损坏。
基础设计是保障杆塔稳定性的基础工作。标准要求根据地质勘测结果,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如岩石锚固基础、灌注桩基础、扩展基础等。同时,应对基础的承载力、抗拔力和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确保基础能够承受各种荷载作用。
施工组织设计是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标准要求根据工程规模、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同时,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质量控制、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序、高效。
总之,《Q_GDW 166.1-2010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初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1部分:110(66)kV架空输电线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规范,为110(66)kV架空输电线路工程的初步设计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工程设计质量和建设水平,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