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水电水利工程围堰设计导则DL_T5087-1999》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于1999年发布的行业标准,适用于各类水电工程和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围堰设计工作。该导则的发布旨在规范围堰设计的技术要求,提高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有效控制水流,保障施工安全。
围堰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常用的一种临时挡水结构,主要用于在河流或湖泊中进行基础施工时,将水流引离作业区域,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干地环境。围堰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施工进度、结构稳定性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DL_T5087-1999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规范,为围堰设计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
导则的内容涵盖了围堰设计的基本原则、结构类型选择、材料选用、施工方法、稳定分析、防渗措施、泄洪能力计算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详细规定,导则为设计人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提高设计质量,减少施工风险。
在结构类型选择方面,DL_T5087-1999根据不同的工程条件和使用需求,推荐了多种围堰形式,包括土石围堰、混凝土围堰、钢板桩围堰等。每种类型的围堰都有其适用范围和设计要点,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在材料选用方面,导则强调了材料的强度、耐久性和环保性能。例如,对于混凝土围堰,应选用高强度、抗渗性好的混凝土,并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养护措施;对于土石围堰,则应注重填料的选择和压实工艺,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在施工方法方面,导则提出了不同围堰类型的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例如,对于钢板桩围堰,应注重打桩的垂直度和连接质量;对于土石围堰,应分层填筑并严格控制碾压质量。同时,导则还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措施。
在稳定分析方面,导则要求对围堰进行详细的力学计算,包括抗滑、抗倾覆、抗渗流等稳定性分析。通过合理的计算方法和参数选取,确保围堰在各种工况下的安全性。
在防渗措施方面,导则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渗方案,如设置防渗墙、铺设防渗膜、采用混凝土防渗结构等。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防止水流渗透,降低渗漏风险,保障围堰的长期稳定。
在泄洪能力计算方面,导则要求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洪水特征和施工周期,合理确定围堰的泄洪能力。通过科学的泄洪设计,确保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围堰仍能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此外,导则还强调了围堰运行期间的维护和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定期检查围堰的结构状况和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确保施工安全。
总体而言,《水电水利工程围堰设计导则DL_T5087-1999》是一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技术规范,它不仅为围堰设计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也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通过遵循该导则的要求,可以有效提升水电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推动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