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CJT344-2010 中间腔空气隔断型倒流防止器》是中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主要用于规范中间腔空气隔断型倒流防止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及使用要求。该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自2010年8月1日起实施,旨在提高供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因水压变化导致的回流污染。
倒流防止器是一种用于防止水流逆向流动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城市供水、建筑给水系统以及工业用水系统中。中间腔空气隔断型倒流防止器通过在管道中设置一个带有空气隔断的中间腔室,实现对水流方向的有效控制,从而有效防止污染物或有害物质倒流进入饮用水系统。
该标准对产品的结构、性能、材料、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例如,要求产品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耐压能力以及抗腐蚀能力,确保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稳定运行。同时,标准还规定了产品的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用户使用安全。
《CJT344-2010》的实施对于提升我国供水设备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依据,也为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了可靠的产品选择标准,有助于推动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饮用水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中间腔空气隔断型倒流防止器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因此,正确理解和执行《CJT344-2010》标准,对于保障供水安全、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封面预览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