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预览
资源简介
《Q_GDW 13113.1-2018 35kV及以下线路保护采购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是由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保护设备的采购和技术要求。该标准作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的重要文件,为相关设备的设计、制造、测试和验收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架空线路、电缆线路以及混合线路的保护装置采购,涵盖了线路保护装置的基本功能、性能指标、环境适应性、结构设计、接口要求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统一技术规范,确保了不同厂家生产的保护设备在性能和质量上达到一致的水平,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功能方面,该标准规定了线路保护装置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包括但不限于过电流保护、速断保护、距离保护、重合闸功能等。同时,还对保护动作的可靠性、选择性和灵敏度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在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切除故障区域,防止事故扩大。
在性能指标方面,标准明确了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整定值精度、测量误差等关键参数的要求。这些指标的设定不仅考虑了实际运行中的各种工况,还结合了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发展趋势,确保了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环境适应性是该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保护装置能够在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下正常工作。例如,在高温、低温、湿度变化较大的地区,保护设备应具备良好的耐候性和抗干扰能力。此外,标准还对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抗震性能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障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结构设计方面,标准强调了保护装置的模块化、集成化设计理念,鼓励采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同时,对设备的安装方式、防护等级、散热设计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接口要求是该标准的另一重点内容,规定了保护装置与监控系统、调度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方式和协议。通过标准化的接口设计,实现了保护设备与其他系统的无缝连接,提高了整体系统的协同工作效率。
总体来看,《Q_GDW 13113.1-2018 35kV及以下线路保护采购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为我国35kV及以下线路保护设备的采购和应用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技术依据,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