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预览
资源简介
《水电工程信息模型数据描述规范》(NB/T 10507-2021)是由国家能源局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水电工程领域信息模型的数据描述方式,提升工程设计、施工和运维阶段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效率。该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大型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涵盖从规划、设计到运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本规范以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核心,结合水电工程的特点,明确了信息模型的数据结构、属性定义、分类编码、数据交换格式以及应用要求等内容。通过统一的数据描述方式,有助于实现不同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互通,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
在数据结构方面,规范提出了基于对象的建模方法,将水电工程中的各类实体按照功能、属性和关系进行分类和组织。例如,大坝、水闸、引水隧洞等关键设施均被赋予相应的数据属性,如几何形状、材料特性、施工工艺等。这些属性不仅支持可视化展示,还为后续的分析和计算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在属性定义上,规范对每个模型元素设置了详细的属性列表,包括名称、编号、位置、尺寸、材质、功能等。同时,针对水电工程中特有的参数,如水位、流量、压力等,也进行了专门的定义和标注。这种细致的属性设置有助于实现工程信息的精确表达,确保各阶段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规范还规定了信息模型的分类编码体系,采用统一的编码规则对各类工程对象进行标识。这一体系不仅便于数据的存储和检索,也为后续的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分析提供了便利。通过标准化的编码方式,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变得更加高效和准确。
在数据交换格式方面,规范推荐使用国际通用的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标准作为数据交换的基础格式。IFC标准能够支持多种BIM软件平台之间的数据互操作,使得水电工程信息模型可以在不同系统中自由流动,避免因格式不兼容而导致的信息丢失或重复录入。
此外,规范还强调了信息模型的应用要求,包括模型精度等级、信息完整性、版本控制等方面。根据工程的不同阶段,模型的详细程度和信息内容需要相应调整,以满足实际需求。同时,规范建议建立完善的模型管理体系,确保信息模型在整个项目周期内的持续更新和有效维护。
《水电工程信息模型数据描述规范》(NB/T 10507-2021)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水电工程领域BIM技术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它不仅为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依据,也为推动工程建设的智能化、精细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标准的逐步推广和实施,未来水电工程的信息管理将更加规范、高效,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