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规定DLT5219-2005》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自2005年8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适用于110kV至500kV交流架空送电线路的基础设计,为电力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荷载计算、地基与基础的类型选择、基础结构设计、施工要求以及质量验收等方面。通过对各种地质条件下的基础设计进行规范,确保送电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基础设计中,荷载计算是关键环节。DLT5219-2005对不同类型的荷载进行了详细分类,包括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并规定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和组合方式。这有助于设计人员准确评估基础所承受的力,从而制定合理的结构方案。
地基与基础的类型选择是根据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以及线路运行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的。标准中列出了多种基础形式,如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础等,并针对每种类型提出了适用条件和设计要点。这为实际工程中的选型提供了科学依据。
基础结构设计部分强调了材料选用、结构构造、受力分析及安全系数等方面的要求。标准中对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配置、基础尺寸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以确保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同时,还对基础的防腐、防潮、抗震等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
施工要求方面,DLT5219-2005对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操作、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说明。例如,对于灌注桩基础,标准中明确了成孔、清孔、钢筋笼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各环节的技术要求,以保证施工质量。
质量验收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标准中规定了基础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的检查项目和验收标准,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强度检测等。通过严格的验收程序,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基础符合设计要求。
此外,DLT5219-2005还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基础设计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因施工造成生态破坏。同时,鼓励采用环保型材料和技术,提高工程的绿色化水平。
总体而言,《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规定DLT5219-2005》是一部系统全面、科学严谨的技术标准,为我国电力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能够有效提升送电线路基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