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Q_GDW 12242-2022 智能型携带式短路接地装置技术规范》是由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旨在规范智能型携带式短路接地装置的设计、制造、测试及使用要求。该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中用于临时接地保护的智能型短路接地装置,是保障电力作业安全的重要技术依据。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型携带式短路接地装置的基本性能、结构设计、电气特性、安全要求以及试验方法等内容。其核心目标在于提升接地装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确保在电力设备检修、施工等作业过程中,能够有效防止因误操作或意外带电而导致的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
标准中明确指出,智能型携带式短路接地装置应具备自动检测功能,能够实时监测接地状态,并通过指示灯、声音报警等方式向操作人员提供清晰的提示信息。此外,装置还应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耐候性,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
在电气性能方面,《Q_GDW 12242-2022》对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工频耐压试验等关键参数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装置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够满足相关安全要求。同时,标准还对装置的材料选择、焊接工艺、防腐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延长使用寿命并提高可靠性。
该标准还强调了智能型接地装置的可追溯性和可维护性。要求产品应具备唯一标识码,便于管理和追踪。同时,应提供完整的使用说明书和技术文档,方便用户正确安装和使用。
在试验方法部分,标准详细列出了各项测试项目和测试条件,包括外观检查、绝缘电阻测试、工频耐压测试、接地电阻测量、机械性能测试等,确保产品在出厂前经过全面验证,符合安全和性能要求。
此外,《Q_GDW 12242-2022》还对产品的包装、运输和储存提出了具体要求,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同时,标准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和智能化管理手段,推动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总体来看,《Q_GDW 12242-2022 智能型携带式短路接地装置技术规范》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标准,不仅为智能型接地装置的生产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电力行业对安全性和智能化要求的不断提高,该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相关产品的技术进步和应用普及。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