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Q_GDW 12041.5-2020 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技术规范第5部分:线路和母联(分段)保护》是由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该标准适用于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线路和母联(分段)保护装置的设计、制造、检验和运行维护。
本部分规定了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功能、性能要求、结构设计、接口配置以及试验方法等内容。标准强调了装置的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和灵敏性,确保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切除故障区域,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功能方面,线路保护装置应具备过电流保护、距离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自动重合闸等功能,以应对各种类型的短路故障。母联(分段)保护则需要具备差动保护、过流保护、失灵保护等,用于检测母线或分段之间的异常情况。
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需考虑环境适应性,包括温度、湿度、振动、电磁干扰等因素。装置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保证在复杂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同时,设备应具备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调试和维护。
在接口配置方面,标准明确了装置与监控系统、保护测控装置及其他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和数据交换格式。通常采用IEC 60870-5-103、DL/T 860(GOOSE)等通信协议,确保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试验方法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出厂试验、型式试验和现场试验。出厂试验主要验证装置的基本功能和性能;型式试验则对产品的设计、结构和性能进行全面评估;现场试验则用于确认装置在实际运行条件下的表现。
此外,标准还对装置的软件版本管理、故障记录、事件记录、定值整定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内容有助于提高保护装置的智能化水平,为运维人员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Q_GDW 12041.5-2020》作为重要的技术规范,为相关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依据,推动了电力系统保护技术的进步。
总之,该标准在提升电力系统安全性、稳定性以及自动化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电力行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文件之一。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