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Q_GDW 11988-2019 输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导则》是由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一项行业标准,旨在规范输配电网线损的理论计算方法,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降低电能损耗。该标准适用于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输配电网络,为电力企业提供了科学、系统、可操作的线损计算依据。
线损是指电力在传输和分配过程中由于线路电阻、变压器等设备产生的能量损失。线损率是衡量电网运行经济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供电质量。因此,准确计算线损对于优化电网运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Q_GDW 11988-2019》导则详细规定了输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的基本原则、计算方法、数据要求以及结果分析等内容。其核心内容包括:线损计算模型的选择、负荷数据的获取与处理、电网参数的确定、计算精度的要求以及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线损分析方法。
在计算方法方面,导则推荐采用等效电阻法、潮流计算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线损计算。其中,等效电阻法适用于结构简单、负荷分布较均匀的电网;而潮流计算法则能够更精确地反映电网的实际运行状态,适用于复杂电网的线损分析。导则还强调了对电网运行数据的准确性要求,包括负荷曲线、电压水平、设备参数等。
此外,《Q_GDW 11988-2019》还明确了线损计算的适用范围和实施步骤,提出了线损计算的标准化流程。通过统一的计算方法和数据标准,有助于提高各地区、各电网之间的数据对比和管理效率。同时,该导则也为电力企业开展线损管理、节能降耗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实际应用中,该导则被广泛用于电网规划、运行调度、线损考核等多个环节。通过对线损的精准计算,电力企业可以发现电网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调整,从而有效降低线损率,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Q_GDW 11988-2019》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在输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方面的标准化进程迈出了重要一步。它不仅提升了电网运行管理的科学性,也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该导则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对推动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