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预览
资源简介
《Q_GDW 11796-2017 智能架空输电线路技术导则》是由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智能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建设、运行与维护工作。该导则适用于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的智能化改造与新建项目,是推动电力系统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的重要依据。
该导则从多个方面对智能架空输电线路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但不限于线路设计、设备选型、通信系统配置、在线监测、故障诊断以及运维管理等内容。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实现对输电线路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提高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设计阶段,《Q_GDW 11796-2017》强调了智能系统的集成性与兼容性,要求在满足传统输电功能的基础上,合理配置智能设备,如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绝缘子污秽监测装置、导线温度监测系统等。同时,导则还对智能设备的安装位置、数据采集频率、传输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在通信系统方面,导则提出应采用多种通信方式相结合的策略,如无线公网、光纤通信、微波通信等,以保障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导则还要求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各类智能设备的数据整合与共享,为后续的智能分析和决策提供支持。
在线监测是智能架空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Q_GDW 11796-2017》对各类监测设备的功能、性能指标及安装方式进行了明确规定。例如,对导线弧垂、风偏、舞动等进行实时监测,可有效预防因恶劣天气导致的线路故障。此外,导则还鼓励应用人工智能算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升故障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
在运维管理方面,导则强调了智能化运维的重要性,要求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结合智能监测数据,实现由被动检修向主动运维的转变。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提前发现潜在隐患,优化巡检计划,降低运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Q_GDW 11796-2017 智能架空输电线路技术导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输电线路的智能化水平,也为构建坚强、智能、高效的现代电力系统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该导则也将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