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预览
资源简介
《Q_GDW 11760-2017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负荷批量控制功能规范》是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中负荷批量控制功能的设计、实施与运行管理。该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中负荷批量控制功能的开发、应用和管理,为实现高效、安全、稳定的电网运行提供了技术依据。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负荷控制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电网对灵活性和响应速度的要求。因此,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中的负荷批量控制功能应运而生。该功能通过集中管理和远程控制的方式,实现对大量负荷设备的统一调控,从而提高电网运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规范明确了负荷批量控制功能的基本要求、功能模块划分、数据交互方式、控制策略制定以及系统接口规范等内容。其中,功能模块包括负荷识别、控制指令下发、执行反馈、异常处理等关键环节。通过这些模块的协同工作,可以实现对不同类型的负荷进行精准控制,确保控制指令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数据交互方面,规范强调了调度系统与负荷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标准化问题。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系统间的兼容性,还能够降低因通信故障导致的控制失效风险。同时,规范还提出了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的相关要求,以确保控制过程中的信息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控制策略是负荷批量控制功能的核心内容之一。规范要求根据电网运行状态、负荷特性以及用户需求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策略。例如,在用电高峰时段,可以通过调整部分非关键负荷的运行状态,缓解电网压力;而在低谷时段,则可以引导用户合理用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规范还对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提出了具体要求。系统应具备完善的权限管理机制,防止非法操作和数据篡改;同时,应具备良好的容错能力,确保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运行。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类型负荷或新的控制需求,系统也应具备一定的扩展能力。
总体而言,《Q_GDW 11760-2017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负荷批量控制功能规范》为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中负荷批量控制功能的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和管理依据。它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电力系统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