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预览
资源简介
《Q_GDW 11737-2017 户内变电站防汛防涝设计技术规程》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由国家电网公司发布,旨在规范户内变电站的防汛与防涝设计工作,提高变电站的防洪能力,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该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户内变电站工程,涵盖了从设计、施工到验收的全过程。
本规程的制定基于我国近年来频发的极端天气事件,特别是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对电力设施造成的严重影响。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汛防涝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变电站因水灾导致的设备损坏、停电事故以及人员伤亡风险。规程明确了户内变电站的防洪等级、排水系统设计、防渗漏措施、应急处理方案等内容。
在防洪等级方面,规程根据变电站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及历史水文数据,将变电站划分为不同的防洪级别。不同级别的变电站需按照相应的设计标准进行建设,确保其具备足够的抗洪能力。同时,规程还规定了变电站的防洪设计应结合当地防洪规划,合理选择站址,避免低洼地带或易积水区域。
排水系统是户内变电站防汛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规程要求变电站内部应设置完善的雨水排放系统,包括集水井、排水管道、泵站等设施,并确保排水能力能够满足最大降雨量的要求。此外,变电站的电缆沟、设备基础等部位也应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防止地下水渗透和雨水倒灌。
防渗漏设计同样受到高度重视。规程指出,变电站的建筑结构、门窗、通风口等部位必须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雨水侵入室内。对于地下部分的变电站,如电缆层、设备间等,还需设置防水层和排水沟,确保在遭遇强降雨时仍能保持正常运行。
规程还强调了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变电站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详细的防汛防涝应急预案,包括预警机制、应急物资储备、抢险队伍组织等内容。同时,定期开展防汛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响应。
此外,《Q_GDW 11737-2017》还对施工过程中的防汛防涝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在施工期间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防止基坑积水;施工材料和设备应妥善存放,避免被雨水浸泡。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验收,确保各项防洪防涝设施符合设计要求。
总之,《Q_GDW 11737-2017 户内变电站防汛防涝设计技术规程》为我国户内变电站的防汛防涝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电力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该规程的实施对于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