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光伏声屏障应用技术导则 DB13/T 5250-2020》是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光伏声屏障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等工作。该标准由河北省相关主管部门组织制定,结合了河北省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交通噪声污染特点,为光伏声屏障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光伏声屏障是一种将光伏发电与噪声控制相结合的新型环保设施,通过在交通沿线设置具有吸声或隔声功能的结构,并在其表面安装光伏组件,实现降噪与发电的双重效益。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交通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还能利用太阳能资源进行发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
《光伏声屏障应用技术导则 DB13/T 5250-2020》涵盖了光伏声屏障的适用范围、设计原则、结构形式、材料选择、安装方式、电气系统配置、安全防护、施工要求、验收标准以及运行维护等内容。标准强调了光伏声屏障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噪声控制效果与光伏发电效率之间的平衡,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具备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设计方面,导则明确了光伏声屏障的布局应根据噪声源的位置、传播路径及受声点的分布情况进行合理布置,同时应结合当地的太阳辐射条件、风速、降雨量等自然因素,优化光伏组件的安装角度和朝向,以提高发电效率。此外,导则还提出了不同类型的声屏障结构形式,如直立式、倾斜式、复合式等,供设计人员根据具体项目需求选择。
在材料选择上,导则建议采用具有良好吸声性能、耐候性强、抗老化能力好的材料作为声屏障主体结构,并选用高效、稳定的光伏组件,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同时,导则还对光伏系统的电气连接、防雷接地、绝缘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施工过程中,导则强调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措施以及施工安全注意事项,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同时,导则还对施工后的验收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数据采集与分析等内容,以确保光伏声屏障达到预期的技术指标。
运行维护方面,导则提出应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定期对光伏组件、电气设备及声屏障结构进行检查与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导则还建议加强运行数据的监测与分析,为后续优化设计和管理提供依据。
《光伏声屏障应用技术导则 DB13/T 5250-2020》的发布实施,为河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广光伏声屏障技术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有助于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绿色交通的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