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Q_GDW 11393-2015 架空输电线路盘桩基础技术规定》是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一项企业标准,旨在规范架空输电线路中盘桩基础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等环节。该标准适用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对于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盘桩基础是一种新型的基础形式,主要由钢筋混凝土圆盘和桩体组成,通过将圆盘嵌入地下并与桩体连接,形成稳定的承载结构。与传统的刚性基础相比,盘桩基础具有占地面积小、施工便捷、适应性强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或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
在设计方面,《Q_GDW 11393-2015》对盘桩基础的适用条件、荷载计算、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标准强调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结果,结合实际荷载情况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基础能够满足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同时,还提出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盘桩基础的选型建议,以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在施工过程中,标准对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例如,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桩体垂直度、混凝土浇筑质量等关键指标符合规范。此外,还特别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防止因施工不当造成环境污染或安全事故。
在验收阶段,《Q_GDW 11393-2015》明确了验收内容、方法和标准,包括基础尺寸检查、混凝土强度检测、承载力试验等。通过严格的验收程序,确保盘桩基础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在维护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定期检查和维护的要求,包括对基础外观、桩体稳定性、周围土质变化等情况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防止隐患扩大,延长基础使用寿命。
总体来看,《Q_GDW 11393-2015 架空输电线路盘桩基础技术规定》是一项系统性、实用性较强的行业标准,不仅规范了盘桩基础的技术要求,也为相关工程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随着我国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该标准在推动输电线路工程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该标准的实施还有助于促进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盘桩基础由于其结构紧凑、施工快捷的特点,能够在减少土地占用和环境破坏的同时,提高工程效率。这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节约具有积极意义。
总之,《Q_GDW 11393-2015 架空输电线路盘桩基础技术规定》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为我国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输电系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运行安全性。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