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Q_GDW 11374-2015 10千伏及以下电网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是由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一项行业标准,旨在规范10千伏及以下电网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深度要求。该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或扩建的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项目,涵盖从项目前期调研到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全过程。
本标准明确了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工作流程,强调了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性,确保项目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上可接受。通过对电网现状、负荷预测、供电能力、设备选型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为后续设计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在内容深度方面,该标准对可行性研究的各个部分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在电力系统分析中,需详细分析区域电网结构、负荷分布以及现有设备运行状况;在电源接入方案中,应考虑不同电源类型对电网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接入点和接入方式;在线路路径选择中,需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环境保护、拆迁补偿等因素,确保路径方案安全可靠且经济合理。
此外,标准还对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根据工程规模和建设内容,合理测算项目总投资,并提出可行的资金来源和使用计划。同时,对项目的效益分析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全面评估项目的可行性。
在环境保护方面,标准强调了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求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充分考虑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环保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同时,还需对项目可能带来的生态破坏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恢复和补偿方案。
该标准还特别关注了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在可行性研究中,需要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方式进行分析,评估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系统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此外,还需对设备选型、继电保护配置、自动化系统设置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确保项目建成后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对于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该标准也作出了专门规定,要求在可行性研究中充分考虑农村地区的特殊性,如负荷波动大、供电半径长、设备老化严重等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同时,还需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用电需求,制定合理的建设规划。
总体来看,《Q_GDW 11374-2015 10千伏及以下电网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是一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技术标准,为10千伏及以下电网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提供了统一的规范和依据。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电网工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