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预览
资源简介
《Q_GDW 11188-2014 明挖电缆隧道施工工艺导则》是由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一项行业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明挖电缆隧道的施工过程,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该标准适用于城市地下电缆隧道的明挖法施工,涵盖了从设计、施工到验收的全过程,为相关工程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
明挖电缆隧道是一种常见的地下电缆敷设方式,通常用于城市电网建设中,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域或交通繁忙地段。由于其施工方法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且便于后期维护,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然而,由于地下环境复杂,施工过程中可能面临地质条件变化、地下水影响、周边建筑物保护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来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Q_GDW 11188-2014 明挖电缆隧道施工工艺导则》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详细的施工流程和技术要求。标准中明确了明挖电缆隧道的施工准备、土方开挖、支护结构施工、混凝土浇筑、防水处理、回填及绿化等关键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质量控制要点。同时,还对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施工准备阶段,《导则》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清理和平整。此外,还需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其性能良好,满足施工需求。同时,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使所有参与人员了解施工内容和注意事项。
土方开挖是明挖电缆隧道施工的重要环节。《导则》强调了分层开挖的原则,避免一次性开挖过深导致边坡失稳。同时,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地质条件合理选择开挖方式,并设置必要的排水系统,防止地下水渗入基坑造成塌方。在开挖过程中,还需定期监测边坡稳定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支护结构施工是保障明挖电缆隧道稳定性的关键环节。《导则》对支护结构的形式、材料选择、施工方法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例如,对于软土地基,建议采用钢板桩或地下连续墙作为支护结构;而对于硬岩地层,则可采用喷射混凝土或锚杆支护。同时,支护结构的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
混凝土浇筑是电缆隧道主体结构施工的重要部分。《导则》对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配比、浇筑顺序和振捣工艺等均作出了详细规定。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确保其强度、密实度和耐久性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应加强养护措施,防止混凝土裂缝和强度不足。
防水处理是保证电缆隧道长期使用的必要措施。《导则》提出采用外防内贴法或外防外贴法进行防水施工,并对防水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进行了明确要求。此外,还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接缝处理,防止渗漏。
回填及绿化是电缆隧道施工的最后阶段。《导则》规定回填材料应选用无害、稳定的土质,并分层夯实,确保回填密实度。同时,应根据现场条件进行绿化设计,恢复地表景观,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总之,《Q_GDW 11188-2014 明挖电缆隧道施工工艺导则》为明挖电缆隧道的施工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推动城市电网建设的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