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Q_GDW 11184-2014 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技术导则》是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工作。该导则适用于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配电网,涵盖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功能要求、设备配置、通信网络建设以及系统集成等方面。
配电自动化是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标是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供电可靠性和服务质量。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配电自动化能够实现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控、故障快速定位与隔离、负荷优化分配以及自动恢复供电等功能。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停电时间,还能有效提升电网的智能化水平。
《Q_GDW 11184-2014》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我国配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结合了国内外先进经验,并针对不同地区的电网结构和负荷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导则强调了系统设计的标准化、模块化和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电网发展的需要。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规划阶段,导则提出应根据区域电网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自动化模式,包括集中式、分布式和混合式等多种方式。同时,还明确了各类自动化终端(如FTU、DTU、TTU等)的功能要求和配置原则,确保系统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通信网络作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支撑,导则对其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通信方式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有线或无线通信手段,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实时性和安全性。此外,导则还建议采用统一的通信协议和数据接口标准,以提高系统间的协同能力。
在系统集成方面,《Q_GDW 11184-2014》强调了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与调度自动化系统、营销信息系统等相关系统的互联互通。通过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对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全面掌握和高效管理。同时,导则还指出应建立完善的运维体系,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优化。
此外,导则还涉及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方面的内容。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手段,防止系统受到外部攻击和内部风险的影响。
总体而言,《Q_GDW 11184-2014 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技术导则》为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于推动配电网智能化、提升供电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导则的实施将有助于构建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的现代配电网体系。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