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Q_GDW 10182-2017 中重冰区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是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旨在规范中重冰区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与建设。该标准适用于海拔高度不超过3000米、年平均覆冰厚度大于等于5毫米且小于20毫米的地区,以及年最大覆冰厚度大于等于20毫米的地区。这些区域通常具有较高的覆冰风险,对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标准主要针对中重冰区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原则、气象条件、导线和地线选型、杆塔结构设计、绝缘配置、防雷措施、施工及运行维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通过统一的技术要求,确保输电线路在复杂气候条件下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气象条件方面,《Q_GDW 10182-2017》明确了不同冰区的风速、温度、覆冰厚度等关键参数,并结合实际运行经验,制定了合理的气象数据选取方法。同时,还考虑了极端天气情况下的线路承载能力,以防止因冰雪灾害导致的线路故障。
导线和地线的选择是输电线路设计中的核心环节。本标准根据冰区的不同特点,推荐了适合的导线型号和截面尺寸,确保其在覆冰状态下仍能保持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电气性能。此外,还对地线的选型、安装方式以及与导线之间的配合进行了明确规定。
杆塔结构设计是保障输电线路安全的重要内容。《Q_GDW 10182-2017》强调了杆塔的抗冰能力,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覆冰带来的附加荷载,并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材料,提高杆塔的稳定性。同时,还对杆塔的基础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其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固性。
绝缘配置是保证输电线路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标准对绝缘子的类型、数量、爬电距离等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在高湿度、高覆冰环境下,输电线路仍能保持良好的绝缘性能,降低闪络事故的发生概率。
防雷措施也是中重冰区输电线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Q_GDW 10182-2017》结合冰区的地理和气候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防雷设计方案,包括避雷线的布置、接地电阻的要求以及雷电活动的监测手段,以有效减少雷击对输电线路的影响。
施工和运行维护是确保输电线路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本标准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材料检验、施工工艺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对运行期间的巡检、维护、故障处理等内容进行了规范,为线路的长期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Q_GDW 10182-2017 中重冰区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是一项全面、系统的技术规范,对于提升中重冰区输电线路的设计水平和运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电力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