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Q_GDW 10166.2-2017 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2部分:110(66)kV智能变电站》是由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行业标准,用于规范110(66)kV智能变电站初步设计阶段的内容和深度要求。该标准是电力系统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文件,旨在确保输变电工程在设计阶段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本标准适用于110(66)kV电压等级的智能变电站建设,涵盖了变电站选址、总体布置、电气设计、自动化系统配置、通信系统设计、土建及附属设施等多个方面。通过对各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确保设计成果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并为后续施工、设备采购和运行维护提供可靠依据。
在变电站选址方面,标准强调了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交通条件、环境保护以及与周边电网的协调关系等因素,确保选址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还需评估站址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
在总体布置方面,标准明确了变电站的功能分区、设备布置原则以及道路、围墙、排水等基础设施的设计要求。通过合理的布局,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运行效率和后期维护便利性。
电气设计是智能变电站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标准详细规定了主接线方式、变压器选择、配电装置配置、保护与自动装置设置等内容。此外,还对无功补偿、接地系统、防雷保护等进行了具体要求,以保障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配置是本标准的重点内容之一。标准要求根据变电站的功能定位和运行需求,合理选择监控系统、继电保护系统、故障录波系统等自动化设备,并明确其功能、接口及通信协议。同时,强调了系统集成与数据共享的重要性,以实现变电站的智能化管理。
通信系统设计也是智能变电站设计的关键环节。标准规定了通信网络结构、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等技术的应用要求,并对通信设备的选型、安装位置、布线方式等提出了具体指导。通过完善的通信系统,确保变电站内部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和远程控制能力。
土建及附属设施设计包括建筑结构、构支架、电缆沟道、防火设施等。标准要求根据变电站的规模和使用功能,合理确定建筑形式和材料选择,并符合相关建筑规范和安全要求。同时,对电缆敷设、通风、照明等辅助设施也提出了具体设计要求。
此外,标准还对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内容、深度要求以及图纸表达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确保设计成果能够准确反映工程实际,便于审批、施工和验收。通过统一的设计标准,提高了工程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总的来说,《Q_GDW 10166.2-2017 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2部分:110(66)kV智能变电站》为110(66)kV智能变电站的初步设计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对于推动智能电网建设、提升变电站运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