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NB/T 11081-2023 光伏组件红外热成像(TIS)检测技术规范》是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一项行业标准,旨在规范光伏组件在生产、安装及运维过程中使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检测的流程和方法。该标准适用于地面和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光伏组件检测,对于提高光伏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准规定了光伏组件红外热成像检测的基本要求、检测环境、设备配置、检测步骤、缺陷识别与分类、数据记录与分析等内容。通过科学、系统的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发现光伏组件内部的隐裂、虚焊、封装缺陷以及电势诱导衰减等故障,为后续的维护和更换提供依据。
在检测环境方面,标准强调了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因素对红外热成像结果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例如,在检测时应避免强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条件,确保检测环境稳定,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关于设备配置,标准要求使用的红外热成像仪应具备足够的分辨率、测温精度和稳定性,同时应配备适当的辅助设备,如照相机、测量工具和数据分析软件。此外,检测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分析能力。
检测步骤是本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标准详细描述了从准备阶段到实际检测再到结果分析的全过程。检测前需要对光伏组件进行清洁处理,确保表面无遮挡物;检测过程中应按照规定的路径和角度进行扫描,确保覆盖整个组件表面;检测后应对图像进行分析,识别异常热区并判断其可能的原因。
在缺陷识别与分类方面,标准根据热成像图中出现的异常温度分布情况,将缺陷分为不同的类别,如隐裂、虚焊、短路、老化等。每种缺陷都有相应的特征描述和判定标准,有助于检测人员快速识别问题所在。
数据记录与分析是保证检测结果可追溯性和科学性的关键环节。标准要求对检测过程中的所有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测时间、环境参数、设备型号、图像信息等,并利用专业的软件进行分析,生成检测报告。这些资料不仅可用于当前的故障诊断,也为今后的维护工作提供了参考。
《NB/T 11081-2023 光伏组件红外热成像(TIS)检测技术规范》的实施,将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向更加标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规范检测流程和技术要求,提高了光伏组件的质量控制水平,保障了光伏系统的安全运行和长期稳定发电。
封面预览